3月16日晚,《欧洲文明的进程》读书会在学院会议室举行。该书为陈乐民、周弘著,旨在说明欧洲文明发展、扩张的历史人文条件,探讨欧洲文明的特殊成因与内涵,以期为新时代发展提供跨文化参照。我院院长张世胜教授与我院各级学子共同到场交流。
本次活动采取“三段式”研读模式。一是时空对话,通过8分钟欧洲重大事件影像资料帮助在场学子建立时空坐标;二是思想碰撞,参与师生从文明演进规律、国家发展对比等多维度展开论述,推进思想交锋;三是专家解读,张世胜教授通过与同学探讨语言与文明的关系,实现理论升华。
张世胜教授从历史比较视角切入,对比葡萄牙大航海与日本对外扩张的本质动因,揭示国家行为背后的利益驱动逻辑。当论及语言文化时,他强调语言兼具普遍性与社会性特征,既是经济实力的投射载体,更是文明渗透的微观镜像,从中可追溯历史发展轨迹。
活动特别聚焦三大核心主题。一是在文明演进维度,强调历史螺旋式发展的辩证规律;二是在语言经济领域,剖析84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背后的文化经济逻辑;三是针对中西发展差异,指出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与当代中国多元就业观的现实意义。
著作介绍:
《欧洲文明的进程》系统展现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脉络。它从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源头讲起,详述中世纪的宗教影响、社会变革,再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觉醒,以及近现代欧洲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演进,为读者呈现一部全面且深入的欧洲文明成长史。书中不仅涵盖了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还涉及了欧洲文明的内涵、外延以及其精神内核等内容。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将欧洲文明的精神概括为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分析精神、实证精神,并认为这些精神是欧洲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整体而言,《欧洲文明的进程》是一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欧洲文明史著作,适合对欧洲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文:葛昊亮、冯浩;图:汤克尧;初审:徐一丹;复审:纪彩玲;终审:张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