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刘乃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社会文化室主任、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近现代史专业非洲史学博士。现为中国非洲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南非中心常务副主任,曾担任商洛学院院长助理(2007—2008)、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政治处一等秘书(2011—2013),曾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哈佛、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利、洛杉矶、尔湾分校,以及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加尼福尼亚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非洲研究机构访学交流。研究领域涉及非洲政治、对非投资、历史、和平与安全,以及非洲一体化等。在《求是》《红旗文稿》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研究论文,包括《二十国集团新目标:让增长和发展惠及世界各国和人民》《一带一路建设再谱中非友好合作新篇章》等。
2021年3月31日,中国非洲研究院刘乃亚老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多边主义视域中的非洲与中非关系”的讲座。我院张世胜院长、张红婕副院长,科研处杨霞处长、王娟副处长出席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心主任齐赵园老师主持。
【讲座内容】
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对整个非洲大陆做了一个简单介绍:非洲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非洲各国目前谋求联合自强,谋求一体化发展,渴望用非洲自己方式解决问题,即强调自主性。接着刘老师就非洲对全球的重要性展开分析。世界各国对非洲的援助不断加大,中非、法非、日非、印非等峰会突显出了非洲对于全球发展的重要地位。中非关系的重要性鲜明地体现在中非峰会的召开,中非峰会加强了中非人文交流。由于对非洲研究的欠缺和薄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大行动,其中第七行动就是建立中国非洲研究院,致力于非洲问题的研究以及发展中非关系。
随后刘老师讲到任何多边主义问题的研究都绕不开美国因素。愈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头,中美关系就愈显重要。美国将自身在疫情期间控制不力的原因归咎在中国身上,煽动全球反华势力。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多边主义是抵制西方反华乱华的一大利器。
研究非洲要将非洲放置在更大的宏观视野,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研究目前非洲面临的挑战;其次,要从历史的长时段角度考虑,特别是现代化进程中殖民主义在非洲大陆的表现。殖民主义有三大要素:武装占领、掠夺殖民地资源、剥削殖民地人民,新旧殖民主义的共性就在于不平等性和不公平性。西方媒体经常将中国渲染成一个在非洲大搞新殖民主义的国家,而事实上,中非向来是命运共同体,增进人民福祉是共同现实需要,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被殖民经历是中非关系可以不断升华的历史基础。中非可以在各个领域展开互惠共赢的合作。
最后,刘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呼吁老师和同学们在中非关系的研究上加大力度,同时强调中国在非洲的教育投资还需要继续加大,包括孔子学院的建立和汉语普及,这需要文化和政治层面沟通的不断深入。针对地方民族主义对非洲民主化进程影响的问题,刘乃亚老师认为非洲民主化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阻碍,但是选举一般是在非盟等组织的监督下,会实现相对平稳的政权过渡,而地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理模式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影响有所下降。